*本文由 indienova 获得原作者授权译制,如无许可禁止二次转载。
- 原文(2020 年 12 月 1 日发布):Notes on Online Exhibition: LIKELIKE
- 作者:Paolo Pedercini
- 翻译:Rashel
- 校对:craft
2020 年行将结束,受疫情影响已近一年,我们邀请了一些策展人和程序员来分享他们的反思,讲述在这段“充满不确定的时间”,为了完成工作计划,他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演化。我们首先邀请的是游戏设计师保罗·佩德奇尼 (Paolo Pedercini),为我们介绍他的项目“线上 LIKELIKE”。
2018 年 2 月以来,我一直在运营一个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独立游戏和趣味艺术空间,名为 LIKELIKE。 LIKELIKE 介于艺术画廊和电玩厅之间,将朴实无华的夜店氛围融入极其严谨的策展之中。场地本身是一个狭小无窗、光线昏暗的立方空间,当地的艺展常客在这里相聚一堂,一同休憩、欢笑、畅饮,共享电玩之趣。
换言之,这里极易造成疫情扩散。
四月初开始,LIKELIKE 完全转为线上。过渡相当迅速。我们这些活跃在游戏相关领域的人比较熟悉线上远程操作,无论是网络直播还是在线游戏的形式。我个人把当下的困境视为挑战,有了尝试不同策展模式的机会,也能展出一些不那么适合在我们一月一次的线下派对之夜展出的作品。我必须说明,我或者我的合作者并不将 LIKELIKE 作为收入来源。而且,与大多数艺术机构不同,我也不必去向他人证明,这种高度专业化构建(指游戏)的存在,是否正当。
线上 LIKELIKE 的首次迭代产物是一个忠实再现了线下场景的多用户环境。你可以选择一位虚拟形象,试玩一些游戏,并在几个像素风房间里与朋友或陌生人聊天。开幕之夜喧闹而拥挤,就像真正的展览开幕一样,到了平日则更加冷清,像是画廊。除了感受彼此的微小存在和闲聊外,这里并没有什么可做的。这里的对话具有互联网早期聊天室的品质。
前两场线上展览,我们都选择了复古风格,展示了一些利用热门游戏制作工具 Bitsy 和 Pico-8 制作的作品。这两种工具都限定使用低分辨率,用来创作小体量、类独立出版物的交互作品。更重要的是,Bitsy 和 Pico-8 游戏都基于浏览器,这营造出了更加无缝的体验:只需单击一下即可体验这些艺术品,无需被安装,并且能在大多数计算机上运行。
线上 LIKELIKE 作为一次尝试,企图重现我们活动中社交属性的层面(信不信由你,人们去画廊开幕都是为了闲逛——而不是欣赏艺术!)。这也是我们对被“电话会议美学”全面接管的闭塞生活所作出的反应。突然之间,各种文化项目都默认变成了 Zoom 视频会议窗口那令人沮丧的模样。
实验大获成功。因为可以从世界各地登入,相较于有趣得多的同类线下活动,在线 LIKELIKE 获得了更多访问与报道。然而,观众也变得更国际化,更倾向于游戏或数字艺术, 这是一种遗憾,因为匹兹堡的线下场地曾聚集了来自当地的许多游戏和艺术圈外的人士。
由于出人意料的火爆,上线仅两周后,在线 LIKELIKE 便开拓了全新的“高级”分支:在线多玩家艺术博物馆 (the online Museum of Multiplayer Art,后文简称 oMoMa)。 oMoMa 由九个好玩的场景组成——引用我们自吹自擂的新闻稿——“我们对被传媒塑造的这些社会性与数字化的具身(mediated sociality and digital embodiment)早有概念,而这些有趣的尝试向它们提出了质疑。这些虚拟装置从实验性聊天、网络艺术、概念语言游戏和 MMORPG 等传统广泛借鉴,兼得艺术与技术之长”。
oMoMA 既是对当下这种艺术世界被强制虚拟化的现状半开玩笑的回应,也是一次利用媒介空间特殊性的尝试。oMoMA 本身其实没什么可看的:要体验每个房间,你需要和其他用户对话。因此,孤身一人或者害羞的访客有可能会错过活动的“某些部分”。
大多数房间都鼓励玩家在游玩过程中进行破坏性的操作,其核心围绕客户端-服务器的权力关系来展开。传统的多人游戏企图将“客观”现实分发给所有玩家,而 oMoMA 则会在它的访客身上耍花招,操纵他们的言谈或者外表。
在线 LIKELIKE 背后的代码是开源的,很容易被重制成别的活动,因此,类似 LIKELIKE 的线上展览已经开始出现在了各种地方(它们大多都是学期末的学生展览)。
线上 LIKELIKE 的第三场展览专注于纯文本游戏,因此对虚拟场景也做了相应调整。用户必须探索一个纯文本的空间,这能让人联想到 Twine 式的交互小说和古早的 MUD 游戏(多用户地下城游戏,中文社区也称“泥巴”)。他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用户的说话方式来捕获“语言病毒”,比方说,让他们高歌、尖叫、或者加入搞笑的小动作。
当下的这场展览则面向实验性的第一人称游戏,所以我用 3D 场景重建了画廊,来强调第一人称视角的互动。我们提供了一个复杂的捏人工具,能让玩家角色变成任何你想要的蝾螈小人,你可以诡异地舞蹈,舔拭致幻的蟾蜍,并以线上游戏中罕见的精确度去跟踪其他用户的目光。我觉得这个空间有趣极了,甚至在里面结了一次婚,但是,到了现在,我觉得似乎这个活动新奇的一面已经褪色了,只有很少的人出现在开幕式上。或许艺术咖们已经不再急切地寻找现实生活体验的线上替代品了。或许他们都在盯着一些类似 Zoom 线上会议的面板看。谁知道呢?
暂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