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小河提供的书讯。不过当我问她要不要用我的账号看电子版时,她轻快地回答:不看。
《游戏自黑暗》
以下介绍抄袭至作品简介,虽然对岸的辞藻简直更尬,但我从来都不会归纳总结。啊对了,它被发现是因为入了 2018 Openbook 好书奖。
以游戏概念贯穿全书。
本书集结了 8 篇创造力爆炸的现代故事,每一篇都在变换姿势,以诉说荒谬与现实。新生代作家李奕樵的出现,象征旧写作世代的揭页,一种新风格的现身。他穷究事物规律,把玩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聪明、多元素交融的写作,惊人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让他的小说自成一格,让每一篇小说都是谜题、是生命困境,更是游戏!
零散感想
说是荐书,在 Readmoo 买下之后来看是后悔的,但它让我领悟到了自己的某些尚未浮出水面的想法,这似乎也算是值回票价。购买之前,我以别的合法方式阅读了其中的前面两篇,因为它的传统和不够游戏反而有所期待,如此翻开第三篇真正看到电子竞技感觉难堪。只是电竞这样的概念本身仿佛就足以把我拉回到每天身处的矫揉造作:阅读和创作看似与游戏有关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游戏与人生都被边缘化。
但当然短篇集与短篇不同,而是有一种排列组合的思路在其中。按照这本集子的路数大概是随着时代一路发展下去,可惜的是发展越快丢掉越多,这很可能也并不能去怪写作本身。因为事实如此。
所以我读《游戏自黑暗》,感觉好的地方,不在于它涉及到游戏,而是它并没有那么涉及到游戏,如此一来,游戏反而无处不在。这也把它的意义还原到了本真。游戏是被生硬拉进入的霸凌,也是逃开现实的异度空间,但当你真的逃开,最后又变成了被迫丢掉。到了那个时候还能够抓住什么呢?小说大概就在以自己的方式去给出一些答案。
无用说这里的游戏当然并非游戏。可是为什么不是游戏?为什么我们提到游戏总要说它是还是不是游戏。台湾口语体系之下,“电动”远比“游戏”的语意更加明确。但是李奕樵要故意模糊掉狭义的游戏。只有把它模糊掉,才能用游戏做出真正的表达。所幸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实际上向来鼓励这样的模糊。“其实父是不玩电动只下棋,但对母来说那都是类似的东西。”我们的母语本身就从来没有搞清楚“游戏”这个词汇,或者一贯地充满智慧地把它模糊掉了。那么到了今天我们是不是也不应该拼命梗着脖子去强调游戏、游戏。
在阅读这样一部号称是“以游戏概念贯穿全书”的短篇集之前,我曾经设想游戏与文学,两样对于我的生命来说颇为重要的事物,怎样想象都是用“创作”一词贯穿下去。“创作”到了最后凝结为一个“我”字,人的上限成了作品的上限,路被自己走到尽头。而李奕樵把镜头扭转,将观察聚焦为所谓游戏,实非游戏,人反而在游戏之中被凸显出来。
人总归应该是大于游戏的。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共识。但在现在我们的讨论之中经常反过来。当然反过来有很多原因。有时我们要表达自己很重要,就会拿出游戏来说,你们要承认游戏很重要。如果吵不过,我们就要从各个方面去说游戏是好的。到了现在,从大的面向来说,游戏越来越窄,但被附加要去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把游戏看得太高了。这是为什么我觉得集子后面几篇本来就是没法写好的题目。
那么怎么办呢?大概承认游戏自黑暗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游戏和我们一样不过是破碎的存在。“然后我就彻底地被游戏本身遗忘了”。
关于《游戏自黑暗》的一些有趣事实
- 为了宣传本书,软件工程师李奕樵特地写了“签诗产生器”,读者可以问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而得到的解答签诗,皆出自他小说里的句子。例如有人问:该怎么保持专注?答曰:电动?
- 李奕樵自陈是用制作 APP 的心情来写短篇小说。刚写完没办法发现缺点,会半强迫地要朋友帮我看,根据他们丢出的 error 讯息决定要不要修改,也测试自己的成功率。
- 李奕樵热爱电竞,《星际争霸》APM(每分钟所下的指令数)接近三百。——不过我不玩《星际》,不知道这意味什么。
- 李的身份有很多,介绍起来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如果读者还记得 indienova 曾经转载过的《秘密读者》游戏特辑,李也是它的成员。
- 朱宥勋曾在直播节目里逐行分析本书的第一篇《两楼作战太空鼠》,四千多人次的听众反响十分热烈。
- 关于标题的一段点评:“小说里那些无时无刻伤人自损的桥段,竟像高桥和希开始连载的《游戏王》,里头以灵魂和肉身献祭的‘黑暗游戏’,一跳进距离便别想毫发无伤,伤害更会化作肉体与心的疤痕。”
封面的人物是?
@π:小说作者本人了
@9:哦哦!真酷(都没猜到一开始Ovo)
哪里有纸质书买呀
@明月孤烟:哇博客来或者……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