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时候我在某个地方发过一篇上一年觉得好玩的游戏总结(大概吧),不过那篇临时的,用了做作的官方语调描述,我不愿再用同样的方法表达。19年跟18年相比,沉迷某网络游戏的我没有再自觉去找新游戏,加上我的账号有很多买了没玩过的,出于尊重的心态试玩了部分旧游戏,加上其它无意发现的新游,于是就有了这篇新瓶装旧酒的总结随笔了,以下言归正传。
Psychonauts
过去的我英文只有小学生水平,唯有顶着难受的操作和视角在原地爬来爬去——现在除了晕3D没有变,《脑行员》运用强大的美术表现带我领略了真正的天马行空的魅力。角色的形象按照设定设计得颇为生动和细致,关卡参照人物刻画的场景,不同场景之间就和角色的性格一样迥然不同,根本就是一人一世界。但是镜头运动和收集要素的毛病并不能让现在的人容易忍受。
A short hike
可以在4个小时内体验快乐与感动的休闲冒险,还是完整的逛公园模拟器。只要不走主线,你可以沉迷在游戏提供的各种小活动里;走主线剧情,它的体验宛如登上山峰后的舒畅,因为它真的是远足游戏——听着舒缓的音乐,欣赏自然的风光,和友善有趣的观光客动物互动。还能体验身为鸟类飞翔的自由。画风可以自己调,像素风和高清HD之间切换,作者很贴心的在设置里提供选项。
Missed messages
知道Angela He是从游戏比赛名作《You Left Me》以及其它作品开始的,不过第一次玩的却是这款,原因巧合的只是免费,巧合的玩着发现还不错(选曲挺好听)。游戏架设了两个不同的看点开展故事,虽然用的是比较沉重的主题,但在最后的结局还是向我们传达了积极的观点。作者本身美工的技术很好,喜欢互动叙事的玩家可以多玩玩他的作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喜好,我觉得真的蛮难喜爱他的游戏。
Layers of fear
我很怕玩有Jump Scared的恐怖游戏,把《层层恐惧》搬出来不是为了证明它没有,而是觉得游戏体验和名字一致。这种感觉不止于游戏将篇章用作画的步骤划分,同时我能否定是因为按照剧本的高潮点制造恐吓事件。《层层恐惧》的恐怖对我而言属于讲故事的重要组成之一,有些地方更多作为了故事中一种感情强烈的叙述甚至寓言。这种感觉同时出现在了地图场景里,用恐怖和阴暗的氛围全身心投入到了演绎悲剧中。
Wo Yao Da
起因是无意看到了某播客的搞笑视频。从名字和商店封面看,游戏自散发着一种奇异又魔怔的气息,无论角色动作和台词因为文化差异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笑点和槽点。虽然作者是为台湾某个人物事件而做的讽刺游戏,但是说真的,如果你能忍受慢半拍的人物动作、过大的地图分布以及无法瞄准的射击体验,你可以试试这游戏能不能戳中你的笑点。
Thumper
游戏在国内被译作《暴走甲虫》,但它带来的体验不可粗略的用“暴走”一词形容。画面带来的金属光泽,有序、对称的图案美感,加上炫光的冲击让我不禁觉得这其实是反过来用音乐在做游戏。看起来和节奏元素不大关联,但面对接连不绝的关卡,音乐通过鼓声和合成音效交织一起,模拟一场、疯狂、残酷的追逐大战。让人精神昂扬、热血沸腾甚至涌出一丝杀戮的快感。不过因为容差率低,打中了很爽,打错了仿佛有人往你脸上泼冷水。
Life tastes like cardboard
引用别人的美言:这是大巧若拙的梦幻之作。第一眼看以为灵魂画手,其实故意画成歪歪扭扭的样子。游戏有点像梦日记类——在味如嚼蜡的世界里做清醒梦,同时用严肃和轻松的方式,畅言从生活意义到世界上有多少种罐装果汁广告。内容的文本量很大,游戏却用生疏的技术和私人的情感分享过去的回忆。久而久之,看着游戏里唯一的两个主角,思绪万千,甚至有点难以释怀。
送上新年首页,哈哈哈
@∞™ ≠ 52Cº:哈哈哈?
@Lo5t:安排了春节期间发布到首页,春节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