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更新,实在没时间给大家写干货,所以转一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偷个懒】
今天恰好有一点时间,于是献上第二篇游戏翻译时的小发现。
上一次谈到了一个“避让原则”(这一篇我之后再整理一下发上来吧),遵循这个原则的直接原因是不希望游戏文本与画面内容有过大的出入,而这往往是本地化团队第一次处理文本时难以达到的(今天我就和另外一位译者为文本当中一些词的翻译绞尽脑汁,结果还是不如意)。
今天我想总结出第二个原则:说好中国话。所举的某些例子可能有一些冲击性,所以看到的各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因为懒惰,就不打马赛克了,大家都是成年人。
很多老师都提过,翻译的大困难不在于不会把中文翻译成外语,而是把外语译成中文。译成中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所谓“说好中国话”并非易事。而在游戏翻译当中,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其中一个原因我在上一篇乱谈当中有所提及——语境与背景的缺乏。
游戏文本可以是跳跃的,高度重复的以及无逻辑的。大型的公司比如网易,会在理解文本方面为译者提供很大的支持,但是由于万恶的DDL,译者是不可能句句都去查证的。因此很有可能译者对文本的讲述者是谁毫无头绪,进一步的,他们就没有办法在语言上精雕细琢,在语气方面做区分,尤其是女孩子的语气,“嘤嘤嘤”,“人家”,“....嘛,欧巴”等等。
往往这些我都是不译的,实在不好拿捏,也没有这方面的词汇储备。
我想说的是,语气词其实是很重要的,同样都是"o",“哦”和“噢”的差别实在有点大。这些并不是规定的,是约定俗成的。就像有的人还是在用“呵呵”表示笑,在很多人心里“呵呵”已经有了“深井冰/再见了您内”的含义。
包括“哈”和“嗯”。“这裙子有点丑吧,嗯?”和“这裙子有点丑吧,哈?”读起来区别太大了……
关于“喂”和“嘿”的辨析用法,我想我估计能单独写一篇小文章吧,就不细说了,大家读一读,在结合一下日常生活就知道。很可惜,这个客户给的翻译记忆库里“Hey”全都翻译成“嘿”,给驰骋沙漠的牛仔们强行赋予了俏皮的性格色彩。(哪有人怒火冲天或者扯着嗓门喊的时候会先说“嘿”的……
说到“嘿”,我只能想到这个……
第二个原因算是翻译的通病吧,也就是没办法/没精力去做最详尽的考究。
在翻译的时候是很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的,见风就是雨,很naive。
Come by,过来一趟,如果我不查,应该也会翻译成这个意思,只不过当时我结合上下文,觉得这个“来一趟”有点突兀,所以查了一下,发现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像我这样的女孩子可不好追”。
还有一句特别经典。
???????
如果翻译成“这里没有女人的地方/拿女人没有办法”我都觉得在翻译层面可以理解。但是此句一出,惊为天人。
我也没有嘲讽译者的意思,在高强度的翻译之下,很难遇到一个地方就查一个地方,但是译者可以做的,就是把问题记录下来,求助客户或朋友或母语人士。至于这句话是啥意思,大家可以自己找一下答案,或者是猜测一下,可能也有朋友已经知道这种表达~
还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就是病句错句,不够精简(游戏文本里精简是极其极其重要的)……这里我就把例子放上来大家感受一下吧。我虽然很谅解译者的苦处,但是出现一些理解问题/语文功底问题的时候,还是让人有一点绝望的。说实话,打错字情况都还更好一些。
(且不说这位译者把wanting看成了waiting,就算是wanting,译文读起来也很怪,好像这个人在垃圾桶旁边蹲了半天想偷袭我一样。)
我必须要强调我对译者没有任何的嘲讽挑衅意味,因为如果第一次接触某一种类型的游戏,是不容易把握文字风格的,而且翻译到后面确实会晕头转向,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语为母语的人士,都会这样。但是翻译永远不是“看着翻”这么简单,我也不是什么大家,接受大家的指正和质疑。
但还是要尽量避免一些……比较……不应该的译法出现。
大佬收下我的跪拜
@六叔(糯米集团):过誉了,小透明而已xd
hi。第二个例子中,好像中国人在日常语境中都不会说或许吧,maybe可以用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