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读到213页了
目前《故事》读到213页了,最近有些管不住自己了,摸了不少鱼。家里出了点事,反而在这事情的困扰下,这业余的学习能够成为我安心的源泉,也许可以说,有些不可思议吧。
笔记,然后是复习
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没有形成自主笔记和复习的习惯,就像吃老底一样使用自己的天赋进行学习。
说起来我的成绩可以说是在"一定范围"内优秀,但是出了这个范围就很难优秀了,学历越向上,就越朝平凡迈步。
学习这本书,我开始主动寻找学习方式了,有幸接触过跨专业考研(失败的),在其中学到的一些学习方式启发了我,我试图将知识组织起来,有意识地形成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在这过程中,我才发现了"笔记"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的工具性。我以往的学习,其整体性的形成往往是被动的,我竟然在这种地方开窍,虽晚,但并不后悔,这无悔大概是因为没有拿去和一个更好的人生未来或更成功的人比较吧。
跨界拟合
由于我并不是为了写一个好莱坞电影而读此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多次将书中的模型拟合到另一个领域——我的目标领域,考察二者之间可能的差异,并考虑是否有创造性的模型修改方案。
就如之前评论区的朋友提到的,书里的理论倾向于朝向如何构造出一个故事并卖钱,按照我的理解,这本书的理论由于受到切入点的影响,并不是"纯粹的故事指南",它话语下的"故事"规定或默认了来和去的方向(由剧本作家创作,做成电影)以及一些别的东西(虚构人物可以由剧本随意修改,等),我认为可以以之为参考范本了解故事的理论,但无法在我的方向照搬。多谢之前评论区的朋友的评论,但也希望其发表观点时能够更温柔随和些,希望氛围能够变得更加具有"商讨"的气息,而不是"驳斥"之类较为激进的状况。
我喜爱的方向是轻松的日常向,而且载体是游戏或一些特别的视频形式(至少不是电影),最想要投身的概念是"可爱"和"有趣"这两个。很显然,这本书的故事很"强",我将这个指标称之为"故事烈度",想要将这本书的理念与"日常"结合肯定不是一件简单自然的事。我曾尝试将《点兔》和书中的许多东西拟合,发现了不少共通的地方,我还推定,点兔受欢迎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其故事安排的恰当——特别是比起其他日常类动画时;我还常将能想到的各种各样的游戏、动画中的故事与这概念拟合,其中有个有点好笑的东西:
这个游戏里的故事有点烂,但是我却看完了,我发现我对其中的故事其实是感兴趣的,仔细想来,它其实满足书中所说的许多规律,特别是其中许多引人入胜的地方,都比较直白地和书中的理论一一对应。
上面的游戏是"欧美"的,但我对这套规律(以生成为目的)解释日式故事的精妙之处还具有怀疑,比如这个《白箱魔法使》,倒不至于是规律不适用,只是一些很精妙的东西好像并不在目前为止我学到的东西中
时不时产生的新点子
工作生活中时不时会产生很多点子,它们真的很杂,其中有一些还可能再次将我带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企划中,又有点想做Minecraft的企划了……在想做这件事时,我的"不自觉欲望"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是逃避。
暂无关于此日志的评论。